沿面介質的表面放電包括絕緣繞組局部過熱或占絕緣臟污導致的炭化痕跡而引起樹枝通道的放電、氣隙不是封閉的電極與絕緣介質的放電等,其放電圖譜如圖所示。放電脈沖出現(xiàn)于正負半周的峰值之前。一般情況下,上下的幅值比為3:1,有時也可以達10:1。放電開始后,隨著電壓的上升,放電量也會隨之增大,部分脈沖向零位方向移動,脈沖分辨率清晰,起始電壓略高于熄滅電壓或者兩者基本相等;隨著電壓繼續(xù)上升,分辨率逐漸模糊,直至不可辨識。發(fā)生這種放電通常是金屬導體對介質表面的放電,若電壓持續(xù)時問在10min以上,則放電響應會隨之產(chǎn)生變化。如果有一些含有導電雜質且大小不等的空穴存在于介質內時,放電圖形與介質表面的放電圖形相似,因而不能輕易判斷。
